很多朋友对于运城地震和运城地震网最新消息今天不太懂,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自古以来运城大地震多少级?
山西省地震局消息称,初步判定发震断裂为运城盆地南缘的中条山北麓断裂。有历史记载及仪器记录以来,震中周围5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0次,最大地震为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陆6.75级地震。
中央政府对于山西运城地震所采取的措施
昨天上午11时14分,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(北纬35.00度,东经110.90度)发生4.4级地震。地震造成盐湖区5个村共计7人受伤,目前伤者伤情平稳。震中龙居镇部分房屋受损,周围多个县市有震感。截至昨天下午3时,震区共发生64次余震,最大余震为2.4级。
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,本次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,震中距盐湖区城区10公里。运城市盐湖区震感强烈,临猗、夏县、临汾市尧都区、侯马市、古县、曲沃有震感。
“当时正在上课,突然感觉教室摇晃起来,桌椅和幻灯片都在晃动。”一名在市区上课的学生称,地震发生时,正好是上课时间,讲课的老师立刻停下来,把学生有序疏散到楼下。很快,全校师生都被疏散到楼下,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受伤。
附近居民侯女士说,地震时正在家中看电视,突然感到房屋震动。“我吓得从沙发上掉下来,赶紧跑出家门。”侯女士说,她来到外面后,看到很多居民已经从家里出来,附近的房屋没有受损。
网友提供的震中附近龙居镇的现场视频显示,临街很多底商外墙脱落,玻璃破碎,商店内盆等商品散落在街上。另一组龙居镇麻村的照片显示,村内多处房屋被震裂,砖瓦掉在地面上,有村民家的院子围墙被震倒。据当地地震局消息,该村无人受伤。
地震发生后,山西省地震局启动四级地震应急响应,组织工作队赶赴震区,开展流动监测、震情调查等应急工作。在附近其他市开展工作的地震部门相关人员也被临时调到现场,开展房屋受损、灾害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。
运城市政府新闻中心消息称,震中龙居镇多个乡镇部分房屋受损。截至昨天下午5时,地震导致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、大渠街道等5个村共计7人受伤。其中,2人在市急救中心骨科治疗,1人在盐湖区医院治疗,1人在华康医院治疗,1人在村卫生室观察治疗,2人经包扎治疗已回家休息。目前,伤员伤情平稳。
截至昨天下午3时,震区共发生余震64次,最大余震为14时05分发生的2.4级余震。
山西省地震局消息称,初步判定发震断裂为运城盆地南缘的中条山北麓断裂。有历史记载及仪器记录以来,震中周围5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0次,最大地震为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陆6.75级地震。
山西运城1998年5月地震
山西运城地震
发生在1815年10月23日,平陆县发生地震,死亡6800多人。盐池内房屋倒塌474间,永济县各乡倒房200余间,虞乡县有97个村庄遭破坏,倒房数十间至千余间不等。运城县受灾村庄共105个,塌房9800间。夏县土房倒塌180余间,窑房倒塌250余间。猗氏县倒塌民房共253间。芮城县受灾80个村庄,压死1620余人;平陆县受灾120余村庄,压死3000多人。据史料记载,受灾严重的原因是“平陆、芮城、本系土山环绕,居民多于通衢两旁,负岩穿穴,聚族而居,一经震动,岩土被卸,窑孔全坍,遂致初次地震,该二县所属之地,被灾独重”。
山西运城地震地震知识大全
03月12日11时14分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(北纬35.00度,东经110.90度)发生4.4级地震,震源深度5千米。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山西运城地震之地震 知识大全 ,欢迎阅读。
山西地震带况:山西断陷带
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,东有太行山屹立,西、南有黄河逶迤东流,中间大同、忻定、灵丘、太原、临汾、运城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呈雁列形分置南北;桑干河、滹沱河、汾河流贯其间。这里自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,是中国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。由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的山西断陷带,也是强烈地震活动的区域。
山西地震带况:断陷带走向
山西境内的断陷带总体呈北北东走向的S形,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与南缘断裂带,夹峙于鄂尔多斯断块东部吕梁山隆起与太行山断块隆起之间,面积约35522平方公里。断陷带由两部分组成:山西断陷带南起侯马、北到河北怀来一带,有怀来、蔚县、大同、灵丘、忻定、太原、临汾等断陷盆地,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;运城盆地,平陆、芮城所在的灵宝盆地,是渭河断陷带的东北部和东部。
据统计,近4000年中山西省内120余次大于或等于4.7级的地震中,约66%发生在断陷带;占全省面积77.23的隆起区仅发生中级地震40余次。
中新网4月4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,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:4月4日17时42分在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、闻喜县交界地区(北纬35.3度,东经111.7度)发生3.5级地震,震源深度6千米。
地震知识大全:地震震级
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,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,用“级”来表示。震级的标度最初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(C.F.Richter)于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的,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“标准地震仪”(或称“安德生地震仪”、周期0.8s,放大倍数2800,阻尼系数0.8)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(单振幅,以μm计)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。后来发展为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经过换算也可用来确定震级。震级分面波震级(MS)、体波震级(Mb)、近震震级(ML)等不同类别,彼此之间也可以换算。用里克特的测算办法计算,到2000年已知的最大地震没有超过8.9级的;最小的地震则已可用高倍率的微震仪测到-3级。按震级的大小又可划分为超微震、微震、弱震(或称小震)、强震(或称中震)和大地震等 。
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:
弱震震级小于3级。如果震源不是很浅,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。
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、小于或等于4.5级。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,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。
中强震震级大于4.5级、小于6级。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,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、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。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。
里氏规模4.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。
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,2010年1月24日10点36分14秒(北京时间),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、万荣县交界(北纬35.50度,东经110.70度),发生(M)4.8级地震,震源深度12.0公里。太原无震感。地震发生后, 山西省地震局迅速启动应急元实施V级应急响应。
地震知识大全:地震预防应急
设防环节
(1)抗震设防要求确定:制定区划图、开展地震小区划、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
(2)抗震设计: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
(3)抗震施工: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
简单地说,就是在工程建设时设立防御地震灾害的 措施 ,涉及到工程的规划选址、工程设计与施工,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。
抗震场地
地震知识大全:学校人员避震
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。学校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,向学生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。震前,要安排好学生转移、撤离的路线和场地。震时在比较坚固、安全的房间里,可以躲避在课桌下、讲台旁;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、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,绝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跳楼;待地震过后,应当按学校准备的疏散路线,在老师的指挥下,有组织地迅速撤离。如果是在操场或室外,则可原地不动蹲下,双手保护头部。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。
车间工人避震
1、震时若在车间门口,应迅速逃到室外空旷地带避震。
2、在车间离门较远的地方,应迅速躲在墙角下、机器架下或躲在中间支撑柱下,同时应关闭机床的电源、水龙头、电焊枪等。一般厂房车间跨度较大,在震时易于塌落,但房架大多数为框架结构,塌落时多为整体下落。所以,躲在墙角、立柱、机器架下还是比较安全的。车间内工人可以躲在车、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,不可惊慌乱跑。
3、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、有毒气体阀门,及时降低高温、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,关闭运转设备。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;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,少数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,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,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。
在行驶车辆中的人避震
驾驶员应立即减速,逐步刹闸,乘客(特别在火车上)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、柱子或坐席等,以免摔倒或碰伤;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,面朝行车方向的人,要把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,护住面部,身体倾向通道,两手护住头部;背朝行车方向的人,要两手护住后脑部,并抬膝护腹,紧缩身体,作好防御姿势。
楼房内人员避震
地震避难地震一旦发生,首先要保持清醒、冷静的头脑,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。其次,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,或墙角处,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、开间小的卫生间去暂避一时。因为卫生间结构力强,具有较好的支撑力,抗震系数较大。厨房也属承重墙多,开间小的房间,但因电、气密布,地震时极易因管道破坏而导致天然气泄漏,躲入其中发生中毒、火灾的可能性较大,因此,不宜进入。总之,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,审时度势,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,减少人员伤亡。在发生地震时,不能使用电梯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,迅速把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,一旦停下,迅速离开电梯,确认安全后避难。
地震知识大全:家庭避震
地震预警时间短暂,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,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,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,可称其为避震空间。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。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:坚固家具附近;内墙墙根;厕所、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。
地震知识大全:公共场所避震
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,不要慌乱,不要拥向出口,要避免拥挤,要避开人流,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。
在影剧院、体育馆等处: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;注意避开吊灯、电扇等悬挂物;用手提包等保护头部;等地震过去后,听从工作人员指挥,有组织地撤离。
在商场、书店、展览馆、地铁等处:选择结实的柜台、商品(如低矮家具等)或柱子边,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,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;避开玻璃门窗、玻璃橱窗或柜台;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、易碎品的货架;避开 广告 牌、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。
地震知识大全:户外避震
首先要保护好头部,避开危险之处。当大地剧烈摇晃、站立不稳的时候,人们都会有扶靠、抓住什么的心理。身边的门柱、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。但是,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,实际上却是危险的。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,由于水泥预制板墙、门柱的倒塌,曾造成多人死伤。因而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、门柱等处躲避。在繁华街、楼区,最危险的是玻璃窗、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。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。此外,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。
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:蹲下或趴下,以免摔倒;不要乱跑,避开人多的地方;不要随便返回室内。
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:楼房,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;过街桥、立交桥;高烟囱、水塔下。
避开危险物、高耸或悬挂物:变压器、电线杆、路灯、广告牌、吊车等。
避开其他危险场所:狭窄的街道;危旧房屋、危墙;女儿墙、高门脸、雨篷下;砖瓦、木料等物的堆放处。
地震知识大全:野外避震
地处野外者要避开山脚、陡崖,以防山崩、滚石、泥石流等。遇到山崩、滑坡,要横着与滚石前进方向跑,逃离滚石流;也可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,或蹲在地沟、坎下;特别要保护好头部。注意山崩、断崖落石或海啸,在山边、陡峭的倾斜地段,有发生山崩、断崖落石的危险,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震。
山西运城地震的历史地震
从远古至今,有史料记载的山西境内及边界附近发生过5级以上的较强烈地震一百二十余次,其中8级以上地震1次,7―7.9级5次,6―6.9级14次,5―5.9级百余次。
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山西省境内发生过的较强地震记载为1991年,忻州地区5.1级地震,大同―阳高地区5.8级地震,1999年,大同―阳高地区5.6级地震,2002年,太原地区4.7级地震,2003年,临汾洪洞地区4.9级地震 。2010年,运城市的河津市、万荣县交界4.8级地震,2010年,运城市的闻喜县、夏县交界3.3级地震。2016年3月12日,山西运城市盐湖区4.4级地震,山西临汾,侯马,河南洛阳,陕西等地有震感。
从史料看,临汾盆地地震活动强度最大,1303年洪洞赵城和1695年两次7―8级大地震均发生于该盆地。4次7―7.9级地震均发生于忻定―灵丘盆地。绵延不断的小震群多发生于太原盆地,其余分布于昔阳、和顺、灵丘、代县、天镇、运城等处。 北魏延昌元年原平―代县地震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(512年5月21日),原平―代县间发生7.5级地震。这是山西省境内历史记载的首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。《魏书・灵征志》称“京师及并、朔、相、冀、定、瀛六州地震杀5310人,伤2720人。”
宋景钓四年定襄―忻州地震
宋景钓四年十二月初二(1038年1月9日),定襄―忻州一带发生7.25级地震。32308人死亡,5600人受伤。太原西南晋祠附近悬瓮山上的悬瓮寺遭到毁坏而废弃。
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地震
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(1303年9月17日)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级地震。这是中国根据历史文献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。此次地震给平阳路、太原路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。本次地震的伤亡人数,因灾害严重,《元史》和诸多历史文献以“不可胜计”、“靡有孑遗”来描述,或概略为数万、数十万。
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
明天启六年六月初五 (1626年6月28日),灵丘发生7级强烈地震。震中区位于灵丘。据康熙《灵丘县志》卷二记载,地震时,灵丘“全城尽塌,官民庐舍无一存者,压死多人,枯井中涌水皆黑”。
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崞县(原平)地震
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(1683年11月22日),崞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。时任山西巡抚的穆尔赛奏报,太原府所属15州县,以代州、崞县、繁峙灾害最重。崞县庐舍房屋被毁坏6万余间。
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
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(1695年5月18日),临汾发生8级强烈地震。震害极为惨重。清代档案和地方志中记载,当时被灾共临汾、襄陵、洪洞、曲沃等28州县,灾害较重的有14州县,死伤五万二千六百余名(实际死伤人数还要更多)。有人在其诗序中说,临汾、襄陵“城郭房舍存无二三,居人死伤十有七八。更可惨者,斯时之烈火烧天,黑水涌地”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发表评论